信息化标准建设
信息化标准建设的目的在于满足学校信息系统建设的需要,加强信息化建设的统一领导,建立信息化标准的管理体系,统一、科学、规范地分类和描述信息,保证信息在采集、处理、交换、传输的过程中有统一规范可循,使学校信息能有序流通、发挥信息资源的综合效益。
信息标准内容
信息标准内容建设包括:信息标准内容和信息标准编制的建设。
信息标准内容包括国家标准、教育部标准、行业标准以及学校自定义标准。
信息标准编制包括业务表标准、代码表标准、自定义代码表标准和编码标准。
标准体系规范
软硬件平台标准
软件设计与开发规范
应用系统规范
数据交换规范
管理业务流程规范
文档规范
建设内容
管理信息标准是信息在采集、处理、交换、用户访问、传输过程中的统一规范,是实现学校信息资源共享和信息系统得到协同发展的基础。基于国家标准、教育部标准、行业标准和学校已有的校标,兼顾各个标准之间的兼容性、一致性以及标准的可扩展性,建设和完善我校的各项标准并给出信息分类编码规格说明书,建设形成一套符合我校自身实际的管理信息化标准。主要包含了数据标准、标准管理工具的建设。
(1)数据标准:
数据按照统一的标准产生、存放、使用,使数据真正实现共享。
信息子集建设
代码标准建设
学校自定义编码规范
交换标准
交换接口标准
数据模型标准
(2)标准管理工具:
对学校的数据标准进行管理,实现对标准的维护和完善。
数据源管理
能够动态配置数据标准数据库,支持智能的数据标准生成。
信息标准管理
对信息标准的信息项进行管理,支持数据导入导出,支持标准的创建、维护、查询。
编码标准管理
对信息标准编码进行管理。